慢性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链球菌那么多种,是什么引起了马腺疫 [复制链接]

1#

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过氧化酶阴性、兼性厌氧的球状或卵圆形细菌,根据其溶血特性可分为:非溶血性链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三大类。可引起人与动物多种疾病的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马匹的链球菌主要为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equisubsp.zooepidemicus,S.equisubsp.zooepidemicus),马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cusequisubsp.equi,S.equisubsp.equi)以及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S.pneumonia)。其中,我们常说的马腺疫就是由S.equisubsp.equi(以下简称S.equi)感染马匹所引起。S.equi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显微镜下成对或呈串珠状,在血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周围形成黏液样,呈蜜色的β溶血圈。

在含有5%脱纤维绵羊血的琼脂平板上,S.equi菌落周围形成黏液样,呈蜜色的β溶血圈

流行病学

传染源:

隐性带菌马以及感染后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马匹是S.equi的主要传染源。患病马匹咽喉淋巴结脓肿破裂后,脓液可进入咽鼓管囊并通过鼻腔排出。但在一些病例(10%左右),脓液并不完全通过鼻腔排出,而是形成类软骨样硬固的脓性结节,其内含有一定量仍具有*力的致病菌。这些马匹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其咽鼓管囊或鼻窦内的S.equi可继续存活5年左右,呈隐形带菌状态,并可通过鼻腔排出致病菌以污染水源、食物或其他器具。在这种情况下,传染源很难被发现,多呈无预兆性的突然爆发。因此,运输及引入隐性带菌马,多是引起部分地区爆发马腺疫的主要原因。

传播途径:

S.equi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传播途径在易感马群间传播。

直接传播途径包括:马匹间的直接接触,尤其是马匹头部的互相接触

间接传播途径包括:受污染的圈舍、水源、食物、食槽水槽、运输的车辆、人员、衣物、用具等等。

马匹可通过呼吸及摄入S.equi而感染,并可在短时间内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

易感动物:

与患病马匹同圈舍并使用同一笼头等用具的无病史马匹最为易感。

S.equi的环境适应力及感染经过

S.equi的环境适应性很差。自然环境中,S.equi在木头、金属、橡胶物品的表面只能存活1~3天,而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只能存活1~2天。

S.equi可通过马匹口腔或鼻腔感染舌下腺细胞、扁桃体腺窝细胞、咽及扁桃体管的囊泡样上皮细胞。因此,在感染后24小时之内,很难在口腔、鼻腔等器官的粘膜表面检测到病原菌,需取其上皮细胞进行检测。在随后的几个小时,S.equi开始从咽及扁桃体区域向下颌淋巴结区域转移。在少数病例,S.equi可经血管及淋巴管道扩散,引起马匹胸腔及腹腔淋巴结或其他器官的脓肿,或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75%的马匹在感染痊愈后可获得较为持久的固相免疫(自然痊愈的马匹体内抗体持续时间可长达5年左右),另25%马匹在感染后由于体内未产生足够的抗体而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再次感染。老龄马由于其免疫力减弱,因此其对S.equi的敏感度也相应降低,通常表现为温和的疾病经过,但由于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常被忽视,易成为隐性带菌马。

致病菌可随血液及淋巴液在马匹全身扩散,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临床症状

马腺疫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

一过性发热;

排出黏脓性鼻分泌物;

上呼吸道急性肿胀;

下颌和咽后淋巴结脓肿。

发热是马匹感染后首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一过性发热,并不持续,随后逐渐发展为咽部淋巴结肿涨。在淋巴结脓肿成熟破溃前,肿胀的淋巴结上方的皮肤可能存在渗出的组织液,脖颈处其他相邻的淋巴结也可能感染化脓。咽后淋巴结化脓排出的脓液可蓄积在咽鼓管囊内,且深部脓肿可压迫咽、喉、气管食管,引起呼吸困难、喘鸣及吞咽困难,多表现为:不情愿的采食,脖颈伸展,有的马匹在吞咽食物和饮水时,会发生食物逆流。

咽炎、喉炎及鼻炎是马匹表现为双侧鼻孔排出大量分泌物的原因,且鼻分泌物很快发展为黏脓性、脓性。鼻黏膜及眼黏膜充血,并有可能从眼的脓性分泌物中分离得到S.equi。

而在一些病例,感染马匹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咽后淋巴结肿胀,或表现为眼眶肿胀。但肿胀的淋巴结如果位于胸腔内,可能会压迫气管,造成马匹窒息死亡。

在大多数病例,咳嗽并不是腺疫的特征性症状,部分马匹感染后表现为轻度的湿咳。

马匹双侧鼻孔均流出黏脓性鼻液马匹下颌肿大

患病马匹排出脓性眼分泌物马匹咽鼓管囊蓄脓破溃

感染后并发症

大约20%的马匹患腺疫后会伴发并发症,而对于并发症判断的失误,往往是导致马匹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

S.equi可随血液或淋巴液感染机体的任何部位,主要的感染部位包扩:肺、肠系膜、肝、脾、肾以及脑。化脓性支气管肺炎是最常见的腺疫并发症,另一重要的并发症是鼻窦及咽鼓管囊感染。除此以外,具有腺疫病史的马匹还可能并发:心肌炎、心内膜炎、全眼球炎、眼眶脓肿、化脓性关节炎、腱鞘炎、脑脓肿、肠系膜淋巴结脓肿等。其中,由肠系膜淋巴结脓肿引起马匹腹痛的病例也较为常见。

内窥镜显示患病匹咽鼓管囊内死后剖检所见脑脓肿

存在多个脓肿

免疫调节性并发症——出血性紫癜

出血性紫癜是一种急性、坏死性血管炎,临床症状表现为头部、四肢及躯干部皮下水肿,黏膜出现瘀点、瘀斑。部分水肿可表现为皮肤表面液体渗出,最终导致皮肤坏死脱落。在一些患病马匹,广泛的血管炎可影响胃肠道、肺、肌肉等部位,表现为腹痛、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等症状。

并发出血性紫癜马匹,临床表现出四肢水肿、可视粘膜出现瘀斑。严重病例,水肿的四肢部可能表现为皮肤坏死脱落

疾病的诊断

在了解马匹病史及临床视诊的基础上,应采集疑似患病马匹的鼻拭子、鼻腔冲洗液或者排出的脓汁进行检测。一般建议同时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对于疑似具有近期患病历史的马匹,一方面可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另一方面,建议对咽鼓管囊进行冲洗并对冲洗液,在感染初期,可结合血液学检查结果以判知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是否增高,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初步怀疑。

进行咽鼓管囊冲洗或借助内窥镜检测马匹咽鼓管囊内是否存在脓肿

治疗

腺疫的治疗方法根据马匹病情及是否存在并发症而异。需要强调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在临床兽医的指导下进行,且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要充分结合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不可无目的性的大量使用抗生素,以掩盖疾病征象,引起脓肿的转移。

仅表现为早期临床症状的马匹:

在疾病暴发早期,马匹仅表现为急性发热及精神沉郁,并没有出现脓肿等更加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表现为淋巴结脓肿的马匹:

仅表现淋巴结脓肿马匹,不建议使用抗生素,以免抑制疾病征象,形成隐性带菌状态。在此种状态下,治疗方案应以促进脓肿成熟、破溃为主,可使用鱼石脂或热敷的方法,促进脓肿的成熟。也可采用手术的方法,将未破溃的脓肿引出,但要注意饲养管理,以免继发感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例如:保泰松、氟尼辛酰胺,可减轻马匹疼痛以及脓肿部的炎性渗出,以缓解咽喉部肿胀,提升马匹的食欲及饮欲,保证马匹在干燥温暖的环境下休息,并饲喂柔软、多水的饲料饲草。

若马匹表现为可视的淋巴结脓肿并伴随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以及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应配合抗生素治疗以控制上呼吸道砠塞的进一步发展,缩小脓肿。抗生素治疗周期应在3~5天左右。

抗生素的选择:

青霉素是治疗非肺炎型链球菌疾病的首选药物,并应基于疾病的征象及感染的部位,配合使用其他治疗药物,包括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所有药物的选用都应在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

检测监控

对马腺疫的预防要做好对S.equi的筛查,以降低引入带菌马匹的风险。马主、俱乐部负责人或教练要时刻评估马匹感染S.equi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繁育季节以及赛季期间,对于经常需要出入运输的马匹,检疫筛查十分必要。对于新引入的马匹,建议至少隔离3周,并采集鼻炎拭子或鼻腔灌洗液进行检测,必要时可采咽鼓管囊灌洗液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及PCR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应及时对患病马匹进行隔离治疗,并对马场环境进行彻底消*。

与患病马匹接触的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一方面防止人员在护理、治疗马匹的过程中造成自身感染,另一方面,有效的避免通过人员或用具器械造成的交叉感染。患病马匹应使用独立的饲喂器具,其圈舍内的饲草、饲料、饮水以及垫料都要单独处理,以免污染马场环境。

文章内容翻译自EQUINEINFECTIONDISEASESSecondEdition,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