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到你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突然有个声音就来了:
“嗡”!
这个声音有点像电视机没信号的吱吱吱,有时候又有点像蚊子飞的嗡嗡,有时候还像弱弱的电流声……
有时候这个声音会在几分钟内消失,但有的会持续几小时、几天……至于这些声音在哪里响,也是不一样的。
有时候感觉是在耳朵里,有时候又在脑子里,甚至还可能在空气中。不管怎么说,这些声音只有你自己才听得到,而且越安静,你会觉得耳鸣越大声……
注意了!你可能出现耳鸣了!
遇到这种现象目前要医疗界并没有确切的说法,自然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南。有些患者刚开始耳鸣时,只是像蚊子一样在耳边叫,但是慢慢变得像蝉鸣,发展到最后,甚至像机器轰鸣一样。给病人带来很多的烦恼。
中医自古有“肾主耳”之说,使许多人认为耳鸣必是肾虚所致。但事实上,耳朵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耳是五官九窍之一,是人体的一部分;十二经脉、十五络脉的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会聚于耳,构成耳与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广泛的联系。
从中医角度来看,耳鸣并不算病,而是提醒你身体异常的一个症状,而真正导致耳鸣的病因有很多种,主要分3类:
第一类:肾虚不足
肾的问题怎么表现在耳朵上了?这就是中医认为的“肾开窍于耳”,这到底啥意思?
肾是身体的重要能源库,是先天精气最足的,但它在我们身体的大里面,不好掌控我们身体的信息,它就与耳朵达成了合作关系,肾来滋养耳朵,给它提供灵敏的听觉,帮助身体更好的生活。
但是,当肾出现亏虚、肾阴不足了,那它就顾不上给耳朵营养了,那耳朵就会有耳鸣、甚至耳聋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把肾亏虚的补上,让它和耳朵好好合作
第二类:肝火上冲
肝可以说是身体脏腑中最容易“起火”的了,可以说是一点就着,而且,这火烧得越猛、影响就越大,一个劲得往上冲,不仅祸及周边脏腑,还会直冲上头,让人头晕。眼花、耳鸣等等。
还有个很形象的比喻,你肯定能明白:拿出那种老式的烧水壶,这肝火就像在烧开水,一直烧到水沸腾了,这水壶就会一直鸣叫,就像停不下来的耳鸣,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把火关掉。
第三类:痰浊堵塞
这点就比较复杂了,你要是有这类问题,那可能就不只是耳鸣这一个麻烦了。
这类问题的关键出在脾胃工作。脾胃是身体中工作非常勤快的一组搭档,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这俩配合着会拉动身体消化工作的运转。
但是,这俩的工作一旦有一个出现异常了,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这个工作就难继续了。
消化的工作,是要把日常的食物、水饮都转为供应身体工作的气血营养,这脾胃拉不动了,食物、水湿就不断地堆积、“腐烂”,最后就成了痰湿、痰浊垃圾。
这些垃圾不仅破坏身体环境,还会堵塞其他脏腑的工作:
如果堵在肺里,人的呼吸就比较困难,会有胸闷、憋气、气喘等问题;还会让皮肤出油异常,把毛孔撑大;你的手脚也可能会感觉很沉重、活动都不太利索;要是堵在咽喉,你可能就受反复的咽炎折磨;在严重些的,堵在血管、大脑中,很容易有头晕、头懵、耳鸣、眼花等等。
到医院治疗,常规的方式是服用三环抗抑郁或者抗焦虑药,再不行,就只能做乙状窦缩窄术,但是这样能不能治疗耳鸣,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2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去闽南的乡下义诊,现在来说就相当于实习,当时治疗耳鸣时,赤脚中医告诉我:治疗耳鸣,只用3味药就可以了,分别是白术,泽泻,石菖蒲。
当时的赤脚医生都知道,但那时有点瞧不起赤脚医生,毕竟学校里面的教授都说,耳鸣是一种特别难治的病,你一个乡下的土郎中,凭什么说只用3味药就能治好呢?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
转眼间10年过去了,一次在临床上,遇到了一位3年的耳鸣患者,耳朵里面嗡嗡响,好像有一台机器轰鸣,试了很多种办法,但是效果都不太好,后来我突然想起乡下那个郎中的方子。结合这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我还为他加了两味药:
1,补骨脂,因为患者面色无华,说明他肾不太好。
2,王不留行,患者说他失常感觉胸闷心慌,这说明气机不畅。
所以最后给他的方子是:白术,泽泻,石菖蒲,补骨脂,王不留行。
没想到,刚喝了半个多月,耳朵里面的声音就减小了,我调整了药量,让他继续用,后来情况越来越好。
又过了很长时间,我终于明白了那位前辈的用意,其实,他是从健脾的角度出发,去治疗耳鸣的,有人问,为什么要健脾?
因为头面部的孔窍最需要清阳之气,清阳上不来,或者浊阴下不去都不行。浊阴是什么?就是一些痰湿水饮,如果耳朵里有痰湿,它就会和耳道碰撞,发出声音,这就是耳鸣。
在这个方子中,先有白术、泽泻,白术守住中焦,既能健脾,又能除湿;泽泻在下焦,引水下行,使水不上逆,它们两个是绝配,还有一个石菖蒲,它是一味开窍药,耳窍也属于九窍之一,加上它之后就能锦上添花。
最后,还针对这位患者加了补骨脂和王不留行,补骨脂入肾,把肾气收纳固住,肾气补上来了,耳朵的问题就会慢慢消退,而王不留行善于通行,走而不守,行而不驻,通过疏通耳窍,疏通气机来达到调理耳聋耳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