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小蒙通讯员朱荣华实习生陈文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家的生活节奏及心理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以及目前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娱乐化随身可穿戴设备的进一步普及,娱乐化噪声刺激强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大家经常会出现突然的耳朵或者听力下降、或者闷堵、或者出现吹风/蝉鸣的异响等感觉,这时候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了。
由于耳科的专业性较强,普通人群即使是医护人员,只要不是耳科的从业者,对听力的专业了解都很欠缺,造成大家对听力维护的意识不强。本文通过一下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听力障碍的一些知识。
一、听力障碍有多普遍
在年由中国残联和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在吉林、广东、陕西、甘肃4个省份全人群听力障碍与耳病调查显示,约有16%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听力障碍,60岁以上老年人占耳聋患者的55%,这些人中却只有27%的人接受过耳科检查,中度及以上听力障碍者使用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的比例更是只有7%。当我们将范围扩展至全国,根据中国残联的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年9月,我国共有听力残疾人约万人,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30%。
二、听力下降的时候会有哪些征兆?
基于听力障碍的高发病率,当我们出现一下征兆时就需要及时进行听力的检查了:
1、误会他人,答非所问;
2、出现吹风样的或者蝉鸣样的耳鸣;
3、噪声环境下无法听清别人说的话;
4、别人反馈自己说话声音大;
5、看电视听广播音量开得很大;
6、听不清高频声,如Z、C、S、ZHI、CHI、SHI;
7、对强度大的声音出现比别人更容易受不了的情况。
三、听力障碍的常规检查有哪些?
当出现听力障碍时,在医院就诊会首先进行耳道及鼓膜的耳镜检查、纯音听力检查、声阻抗检查,然后根据情况再进行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耳蜗电图等检查。
1、耳道及鼓膜的耳镜检查:操作简单,由耳科医生进行,检查耳道里有没有耵聍或异物的堵塞,鼓膜是否有炎症或穿孔等。
2、纯音听力检查:由耳科听力技师操作完成,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完成;在密闭隔音的测听室中通过测听耳机给出声音,患者按压手柄中的按钮测出听力图曲线。
3、声阻抗检查:通过测试耳机给出探测音来检测蹬骨肌反射阈值,通过耳机气泵调整外耳道压力来得到鼓室导抗图。
4、耳声发射:可反应耳蜗外毛细胞功能,依次来判断耳聋情况是耳蜗内的问题还是蜗后神经的问题。
5、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对于听神经病、新生儿或幼儿听力筛查、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等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6、耳蜗电图:对于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的功能改变反应更敏感,在疗效评估、听觉传到通路上各种耳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四、听力障碍分为哪几种情况?耳聋的程度又是怎样的?
根据听力检查图的听力阈值,可分为
1、轻度:听低声谈话有困难,平均听阈20-40db
2、中度:听一般谈话有困难,平均听阈41-55db
3、中重度: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平均听阈56-70db
4、重度:需要耳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听阈在71-90db
5、极重度:耳旁大声呼唤都听不清,听阈大于90db
根据听力图像的曲线分为一下几类:
1、低频下降型:
2、高频下降型:
3、平坦型:
4、全聋型:
五、听力障碍出现了,有什么治疗方法呢?
1、药物治疗:由于耳蜗毛细胞及蜗后神经细胞都具有一旦损伤不可修复的特性,因此根据耳聋治疗指南,当耳聋出现时需要尽早使用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改善血液流动度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性激素(甲强龙、地塞米松等),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巴曲酶)、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等),抗氧化剂(硫辛酸、银杏叶提取物等)治疗。
2、助听器:对于病史时间较长,经过药物治疗后恢复效果不理想的中度、中重度、部分重度耳聋者,推荐及时佩戴助听器,使人人享有聆听世界的机会,也避免耳聋者出现自闭、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加速等一系列精神心理和神经系统疾患。
3、人工耳蜗:对于大部分重度耳聋和极重度耳聋者,助听器的佩戴已不能为其提供有效听力,因此需要通过人工耳蜗的植入来获得或保持言语功能。
六、平时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1、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及过度疲劳,这些因素都可引起末梢循环的障碍,更容易引起耳聋耳鸣的出现。
2、注意情绪的调节及稳定;当人受到外界刺激而出现极度的生气、抑郁、焦虑、悲伤的情绪时,自身内分泌激素水平会有较大波动,容易诱发耳聋的出现。
3、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声音刺激;目前娱乐性噪音损伤已代替环境噪音成为引起噪音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佩戴时也要合理控制音量。
4、避免饮酒过度、吸食毒麻药物等,这都可以引起外周神经病变,从而出现耳聋。
5、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