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天性喜欢水。洗澡的时候,都要在澡盆里放上游泳的小鸭子和一些小玩具,在洗澡盆子里玩上一会儿。玩得时间久子,不光怕孩子感冒。家长还会担心宝宝在洗澡玩水的时候,水会不小心进到宝宝的耳朵里面。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宝妈别慌,我来教你正确的处理方法
小丽是个新手妈妈,有次帮宝宝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浸到了宝宝的耳朵里面。一开始她也没有留意到,当时宝宝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几天以后,她了现宝宝的耳朵有些臭,还有些*水流出来。急得她医院。检查结果是宝宝患了中耳炎。
中耳炎是什么样子的?
中耳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有慢性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之分。从病因上面分为两种——分泌性和化脓性。最常见的症状:耳朵里面痛、耳朵里面有脓液流出、有的还会发生耳聋。
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就是宝宝。
孩子太小,还不能表达出自己身体的不舒适,有时候父母也看察觉不到。往往就会导致医生的漏诊和误诊的现象。使急性中耳炎,慢慢地形成了慢性中耳炎。治疗的难度也加大了。
平时在给家里的小宝宝洗澡的时候,可以把宝宝的耳朵按着或是遮住,注意不让水流到宝宝的耳朵里面,要是宝宝喜欢游泳,家长也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
家长在带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宝宝平时的行为。如果宝宝发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总是用手去抓耳朵,或者耳朵里面有*水等等,最医院检查。
耳朵进水了怎么处理?
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如果不慎把水弄到宝宝耳朵里面。不要用棉签直接去吸水,棉头很容易掉到宝宝的耳朵里面。宝宝要是不配合的话,很容易引起鼓膜的穿孔。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宝宝清理流进耳朵的水呢?
洗澡的时候如果宝宝的耳朵进了水。先用浴巾把宝宝包好,再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腿上。把进水的耳朵朝下,接着用手轻轻去拍对侧的耳朵,使水流出来。
要是发现宝宝的耳朵已经进了一些水,可以取一点棉花,搓成柔软蓬松的长条形状。再把宝宝的头固定好,慢慢地旋转着把棉条放入宝宝的耳朵里面。直到面条变得潮湿,然后取出面条再换一根。
要是并没有及时注意到,宝宝的耳朵里面已经进了水,并且宝宝的耳朵已经出现了臭味,甚至有液体流出。这个时候一定医院去就诊。
不要随便给宝宝掏耳朵。
有的家长认为,一定要经常给孩子清理耳道,不然的话会影响听力。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稍不留神,很容易伤到孩子的耳朵,可以会导致孩子耳内感染,引发一系列的耳朵疾病。
不要用成人用的掏耳工具给宝宝掏耳朵。也不要用大人用的棉签,可以使用棉头细小柔软的儿童棉签。有的棉头可以脱落堵塞耳道,对宝宝的耳朵造成伤害。
宝宝的外耳道里面很娇嫩,也很狭窄扁平。掏耳朵不光可能伤到宝宝的耳道,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孩子丧失听力。要是经常性的刺激耳道,耳朵里面就会形成耳道乳头状瘤。
宝宝耳朵里面的耳屎,可以给宝宝的耳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作为“消声器”,可以减少一些外界声音对骨膜的刺激,耳屎还可以防水。大多数的耳屎会通过关节的运动自行掉落,不需要手动去除。
如果宝宝说耳朵不舒服,父母可以轻轻地,在可以看得见的地方掏,千万不要掏的耳朵里面去了。要是孩子的耳朵里面有异物,要及时去五官科求助,而不是自己弄,那样只会越捅越深,麻烦就大了。
总结:家长平日里不要给孩子掏耳朵。如果想要给孩子清洗耳朵,可以在洗脸的时候用毛巾擦擦外耳。要是耳朵里面耳屎太多,医院里面请五官科的大夫帮忙。千万不要私自频繁地给孩子掏耳朵。大多数的耳朵问题都是因为掏耳朵引起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格外注意。